时间: 2023-07-13 | 次数: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的电机工程学系,1958年更名为机电工程系,1986年成立电气工程系。2005年更名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6人,博士学位教师84人,教授20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87人。有“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省中原英才计划2人,省创新人才、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14人,校示范教师、元培学者、元培名师等20余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30余人。
学院下设自动化系、电力工程系、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系、机器人工程系、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电气信息实验中心等7个系(部、中心)。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农工州立大学联合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学院拥有 “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河南省A类特色骨干学科(群),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电气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矿业控制工程交叉学科博士授权点,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能源动力、电子信息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31人,其中本科生3182人,硕博研究生549人。学院生源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每年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均远超招生计划。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均按本科一批招生。学院以国家、区域经济和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养、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的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近五年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国家级23项、省级26项;在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0余项、省级奖励300余项。
学院在绿色智能电机系统、新能源发电与储能系统、电网智能控制、智能输变电系统及装备、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有“煤矿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装备直驱技术与控制”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学科平台;拥有“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与控制”等4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人工智能”、“有机太阳能电池与传感器件”、“新能源发电与智能微网”等8个院级创新型科技团队。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1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245篇、EI收录181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获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3项,出版专著13部。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英国布鲁内尔、美国肯塔基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开展教育、科技合作;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0余场,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50余人次讲学、交流,派出学术骨干30余人次赴国外进修、访学。
今天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学院为目标,以“科教并重、学科引领、人才强院、质量为先”为发展战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为建成在电气、控制领域优势突出、影响显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2024年9月更新)
地址: 中国河南焦作高新区世纪路2001号 邮编: [454000] 版权所有: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联系我们: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请您访问
|
学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