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7-05-20 | 次数: |
工矿自动化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是在原有的河南理工大学工矿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建设,于2012年被批准成立的。实验室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依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机与电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河南省重点学科,主要以工矿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自动化方面的技术难题。经过长期积淀和发展,形成了矿山机电设备控制与节能、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技术、煤矿安全监控与预警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1)矿山机电设备控制与节能。主要研究工矿企业生产系统的优化、生产过程的控制理论及应用、机电装备智能化控制理论与技术、工矿机器人的建模与控制、机电产品节能技术、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研究。目的是利用先进的控制理论(如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和技术建立工矿企业安全生产所需的决策支持理论与技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节能高效等多目标优化和全企业自动化;将现代传感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数字通信及其网络技术等应用到大型机电装备设备的研发和设计过程中,一是研究机电装备的自动化技术,实现其智能化;二是研究机电装备的远程控制技术、无人远程操纵技术及数字化与可视化操纵技术,为无人化矿山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技术。主要开展矿用高效节能电机、直线电机驱动系统、磁阻电机、多相电机、驱动装置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电机系统及其驱动装备在工矿业中承担着80%的生产任务,而且消耗掉60%的电能,电机系统装备不仅是工矿企业中的主要运行设备,也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装备。本方向研究目的有:一是解决满足矿山环境条件的高效节能电机、直线电机等的电磁设计,整体结构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性能评价,以及制造工艺问题。二是解决电机整体系统效率的提高技术问题,做到电机本体效率和拖动装置效率的最优化和系统各单元与系统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匹配问题。
3)机电设备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主要研究智能传感器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工矿企业生产过程故障预警与安全控制技术,机电设备的寿命预测技术和智能化检测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煤矿供电系统安全保障技术与装置等。目的是解决特殊环境下的信息提取、数据处理、信息传输及抗干扰和智能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实现矿山关键设备和生产系统的工况监测、故障诊断与预警,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经过多年的建设,实验室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目前,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0人,其中研究人员28人(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2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4人),管理人员2人。实验室下设自动化研究所、工业过程控制、直线电机、电力电子等16个分室。实验室面积2176m2,拥有直线电机无绳提升系统、直线电机精密运动平台、RT-LAB实时仿真系统、光伏并网逆变系统、Infolytica/Ansoft仿真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352台,设备总值1608万元,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利保障。近3年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14项,总经费1499万元。出版专著/教材11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57篇,SCI、EI收录182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专利16项。至今已培养研究生204名。拥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教学名师1名。